?
?
在古龍寺內還有一座三縣衙門,就是三個縣聯合辦公機構。原來,黃龍溪屬華陽縣管,與仁壽縣、彭山縣接壤,屬“三不管”的地帶,社會治安問題十分突出,匪患不斷。于是清政府便在黃龍溪設立了總爺衙門,由三縣縣令輪流坐莊,處理轄區內的日常事務。其職責有三:一是民事管理,二是社會治安管理,三是管理澤被三縣、灌溉萬畝良田的古佛堰。民國時期總爺衙門改稱三縣衙門,由三縣派員輪渡當值,駐有兵力在此,設有團防。
三縣衙門很小,呈長方形,就像個四合院,分為正門、照壁、大堂、簽押房等。門口就像普通人家的門口一樣,只不過門口處放著一面鼓,升堂時先要擊鼓。門口兩側是副對聯:黃龍鉆山伸出龍爪抱雞翅,白馬臨江勒轉馬頭望虎巖;門口上方的“三縣衙門”四個大字寫得還算可以,多少增添了些衙門的氣息。在門口負責收費的楊兆全是三縣衙門文管所的工作人員。楊兆全說,門口的這副對聯包含了六個地名,這些地名至今還有,這也是三縣衙門的管轄范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