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說起這血淋淋的教訓,卻總是抵不過時間的抹煞和大人們“不會發生在我身上”的一種麻木。但悲劇在不經意間一次次地發生,一個孩子失去手臂、一個孩子猝然離去,這世界上就多一個殘缺不全的家庭,悔恨晚矣。

各類意外傷害受害兒童人數所占比例

事發后,碧峰峽景區在白虎園防護網處加裝了一面鋼絲網,并貼上了安全告示。

5日,景區內有家長把娃娃抱起來看動物。
監護悲劇為何一再上演?
編者按
又見兒童被猛獸咬斷手臂,又見兒童墜樓,為何每過一段時間,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悲劇?
每次說起這血淋淋的教訓,卻總是抵不過時間的抹煞和大人們“不會發生在我身上”的一種麻木。但悲劇在不經意間一次次地發生,一個孩子失去手臂、一個孩子猝然離去,這世界上就多一個殘缺不全的家庭,悔恨晚矣。
我們想說的是,有無防護欄或防護網是一方面,最重要的是,每一個監護人心中都要有張無形的安全網,教給孩子生存的能力、自我保護的能力,告訴孩子哪些能做,哪些不能做,這是監護人的職責。
時間:7月4日中午12點過
地點:雅安碧峰峽景區白虎園
事件:一名兩歲男孩將右手臂伸入白虎園通風防護網空隙,右臂肘關節以下部位被一只白虎咬斷。
7月4日中午12點過,成都郫縣一名2歲男孩,在雅安碧峰峽景區五豹園游玩時,將右手臂伸入白虎園通風防護網空隙,被園內一只白虎咬住手臂。據目擊者稱,不到30秒,男孩右手肘關節以下被白虎咬斷。男孩的一位家屬稱,事發當天,男孩的母親以及另兩位朋友共3位大人,帶著男孩在該園區游玩。目前,男孩已無生命危險。
5日,碧峰峽景區方面表示,將墊付受傷男孩一切治療費用,與家屬協商妥善解決。事發后,原來的兩層孔徑5厘米隔離網,現已加裝了一層細孔鐵絲網。
調查/
目擊者:不到30秒,男孩手臂遭“扯掉”
5日中午,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雅安市碧峰峽景區動物園,事發地是動物園五豹園的一個小園區,園里的白虎已經被轉走,里面只有一只金錢豹。
記者看到,面積約100平米的園區四周,被透明防彈玻璃包圍,毗鄰游覽過道的一側,有一面4平米左右的雙層鋼絲網,鋼絲網上的菱形孔直徑約5cm,成年人手臂無法伸入網內。目擊男孩遭咬的景區工作人員盧澤勝告訴記者,男孩的手正是穿入了這個菱形孔鐵絲網,被白虎咬住的。事發后,鋼絲網加裝了一層細孔鋼絲網,在鋼絲網上方,張貼著“禁止將手伸入鐵網”的標語。
盧澤勝回憶,4日中午12點15分,他正在距離事發地不遠處巡查。突然,一陣小孩的尖叫聲從白虎園傳來。“我跑過去一看,娃娃的右手已經被一只白虎咬住,在撕扯。”盧澤勝說,看到男孩被咬后,他趕緊大聲吼叫、敲擊玻璃,想把白虎驅離。撕扯之中,不到30秒時間,白虎咬斷了男孩手臂。隨后,盧澤勝趕緊撥打了120,同時派車將男孩送往雅安市人民醫院。下午3點,應家屬要求,男孩轉院川大華西醫院。
據盧澤勝說,并沒有在現場發現小孩的手臂,可能已被白虎吞入。
救治/
男孩無生命危險,右臂已無法修復
5日上午10點,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川大華西醫院見到了受傷的男孩,他躺在一位家屬懷里,右手被厚紗布包裹,男孩意識清醒。
“昨天(4日)晚上10點從雅安送到成都,經過一個小時的手術,目前沒有生命危險。”華西醫院小兒外科醫生告訴記者,男孩右手肘關節以下部位被咬斷,已無法恢復。后續治療工作,主要是防止傷口感染,以及等待傷口愈合后方能出院。
上午11點,男孩躺在病床上休息,其父母以及幾位親戚在周圍照料,男孩親屬均婉拒了記者的采訪。直到下午5點記者離開時,不斷有親戚前來探望,男孩幾次醒來后都哭著叫媽媽。
回應/
景區承諾負責一切治療費用
隨后,記者找到碧峰峽景區管理方了解此事。碧峰峽景區公司總經理孫志全告訴記者,男孩伸手的那面鋼絲網,是虎園的通氣網,事發后,景區方面又緊急加裝了一層細孔鐵絲網。
“出事后,我們馬上把肇事的白虎和另一只白虎都關了‘禁閉’,不再接受游客參觀。”孫志全說,景區動物園一共有5只白虎,三只成年、兩只亞成年,咬傷男孩的白虎兩歲,屬于亞成年。事發時虎園里一共有兩只白虎,是雙胞胎。對于肇事白虎如何處理,孫志全表示,要對肇事白虎進行馴化,視馴化情況而定,決定其是否重回游客游覽區域。
對于后續處理,孫志全承諾將墊付男孩的一切治療費用,并與家屬協商,妥善處理此事。“我們已經在景區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,加裝嚴密的防護網,更換更新安全提示標語。”孫志全說,從出事至今,景區方面已經將200余米防護網加裝到景區各處,后續還會持續加裝。
事故發生后,景區稱,將對涉事的相關飼養員進行處理。
/新聞延伸動物園防護設施尚未有國家標準
碧峰峽景區公司總經理孫志全告訴記者,對于動物園的安全防護設施,國家并沒有一個明確和強制的標準,限定防護墻的長寬高、空隙多大等等,各個動物園都是根據地理位置等具體情況進行設置,此次事件之后,景區方面也會加裝更多、更密的防護網,同時加大提示力度,最大程度保護游客安全。
立即評
幼兒安全容不得萬一
朱昌俊
目睹了太多這類本可避免的傷害,既讓人唏噓,更使人深感無力。所謂孩子的安全教育,不能讓孩子遠離看護人的視線等等,這些安全常識,已在不同的悲劇發生后被重復過無數次,然而每一次悲劇的出現,都一再映襯出常識式微的現實尷尬。也正因為此,安全常識仍就有重復的必要。
安全源自疏忽,放在這兩起事件中同樣適用。小孩不能進入裝修工地,觀看猛獸要特別注意小孩可能面臨的危險,孩子家長、裝修公司、動物園方面,對此都應該要有警惕和預防心理。一些疏忽之所以發生,關鍵還是整個社會對幼兒尚未能建立一套必要的安全警備系統—從心理到現實。理想情況下,在小孩可能“出沒”的地方,看護人首先要保證周圍環境的安全,相應的,公共設施的設置,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孩的“特殊性”。
眼下,暑期已經到來。從往年的情況看,這段時間往往是孩子安全事故的高發期。究其原因,大多是由于孩子脫離了學校的日常管理,隨著活動半徑的增大而出現安全的失控。其實反過來看,由于假期孩子一般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更長,也意味著給家庭安全教育留足了時間。家長既要抱著“不怕一萬,只怕萬一”的心理,將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,同時也應該借此時間強化針對性的安全教育補課。
(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)